1. 首页 >  字词大全

对注_对注的含义_对注的意思_对注组词

作者:方老师 更新时间:2025-04-13

 

对注的拼音与注音

对注的拼音是 duì zhù,注音为 ㄉㄨㄟˋ ㄓㄨˋ。这一词汇在中国古代官制中有重要地位,尤其在唐代。

对注的词语解释

对注指的是唐代的一种官职任命程序,即吏部拟定的官职需经过门下侍中和给事中的复审,这一过程被称为“对注”。这种确保了官职任命的公正性和透明度,古代官僚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。

对注的引证解释

根据宋代洪迈所著的《容斋三笔·蔡京除吏》,在唐代天宝年间,杨国忠曾以右相兼吏部尚书的身份,在其私人府邸召集大量官员进行选拔。按照惯例,吏部拟定的官职必须经过门下侍中和给事中的复审。在一次宴会上,杨国忠邀请当时的左相陈希烈,并向给事中宣布:“既对注矣,过门下了矣。”的意思是,官职已经经过了复审,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。

对注的近音词

对注的近音词是“队主”,拼音为 duì zhǔ。虽然这两个词在发音上相似,但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。“队主”通常指的是军队中的指挥官或领导职务。

对注的近义词

对注没有直接的近义词,但在现代汉语中,类似的概念包括“审核”、“复核”等。这些词汇都强调了对某一事项进行二次确认的过程,确保其准确无误。

对注的反义词

对注的反义词可以理解为“未经复审”,或者“单方面决定”。这表明一种缺乏和复核机制的任命或决策方式。

对注的词语组词

对注可以与其他汉字组合成新的词汇,例如: - 对话(duì huà):指两个人之间的交谈。 - 注册(zhù cè):指在某个系统或机构中正式登记。 - 对照(duì zhào):指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异同。 - 注目(zhù mù):指集中看某物。 - 注解(zhù jiě):指对文本或其他材料的解释说明。

对注的词语造句

. 在唐代,所有由吏部拟定的官职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对注程序,以确保公平公正。 . 杨国忠曾试图绕过对注程序,直接任命官员,但最终被发现并受到。 . 对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僚的严谨性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力制衡的重视。 . 现代公务员也借鉴了对注的理念,通过多轮审查来保证选拔的公平性。 . 对注程序的存在,使得唐代的官僚体系更加稳固,避免了许多因任人唯亲而产生的问题。

对注的相关词

与对注相关的词语包括: - 吏部:唐代负责官员选拔和任命的部门。 - 门下侍中:唐代负责审核官员任命的官员之一。 - 给事中:唐代负责审核官员任命的官员之一。 - 天宝之季:指唐代天宝年间的末期。 - 杨国忠:唐代权臣,曾任右相兼吏部尚书。 - 陈希烈:唐代政治家,时任左相。 通过对注的详细介绍,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,以及它对现代选拔机制的深远影响。